漫漫寒冬,抵挡不了暖春的洗礼;幽黑的深夜,阻挡不了黎明的徐来。自西安疫情爆发以来,面对严峻的疫情,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立“学生志愿先锋队”,积极参与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志愿服务工作,争当防疫志愿服务工作的“守门员”“战斗员”“宣传员”和“突击队员”,用行动诠释着青年的责任与担当。

坚守社区一线,用战“疫”诠释青年担当。12月15日以来,20级秋季航空班谢燕、岳靖智作为首批志愿者,加入了交大财经社区防疫志愿服务工作,他们协助社区老师通过电话排查密接、轨迹重合和居家隔离人员,同时协助医护人员做好核酸检测等工作。因前期流调数据量大,基本每天都要从早忙到晚,几次老师看他们太辛苦,想换两个志愿者继续协助,他们却说:“请老师放心,我们能坚持,现在我们已经熟悉了整个处理流程,突然换人会降低效率的”。危难之际,正是他们用真情温暖了岁月,用责任诠释了担当。

核酸检测“大白”,为战“疫”增添一抹光辉。核酸检测作为一项重要的防疫措施,也是本次战“疫”的核心,西安封城、校园封校后,核酸检测工作的压力大大增加。如何做到全员、有序的核酸检测成为重大挑战。听到社区志愿者招募的号召,我院航空学子积极响应协助社区做好核酸检测工作。天气寒冷都抵挡不住志愿者们的热情高涨,只要是抗疫需要,火速到达指定岗位,迅速投入工作状态。在寒风中,有的同学负责扫码、录入数据;有的同学负责维持秩序,不断地重复“保持安全距离”、“间隔1米以上”的核酸检测相关要求,为大家铸起了一道安全屏障,极大的提高了核酸检测效率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当上“大白”无比的光荣,战“疫”在前,我们要倾尽全力。

物资“搬运工”,为战“疫”贡献青春力量。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,12月30日疫情防控物资陆续抵达交大财经社区,为保障物资能尽快的分发给家属院退休职工手里。接到社区的协助需求,我院学生张毅泽、胡育恒等11名学生迅速成立“物资搬运志愿突击队”第一时间到达搬运地点,他们合力手抬、接力传递,打通了运输的最后一公里。严冬寒夜,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,满满的一车物资全部卸货并摆放整齐。尽管大家手臂酸痛、满身疲惫,但战疫斗志仍然不减。虽然口罩遮住了他们的脸庞,但遮不住他们热情的心。

宿舍定时消杀,为战“疫”筑起一道防线。为进一步保障宿舍环境安全,阻止疫情的传播扩散。在后勤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,杨雨钦、靳元虎两位同学,主动承担起协助宿舍消杀的志愿服务工作。从公共区域到学生宿舍、从走廊过道到楼梯转角,他们一次又一次的细致消毒杀菌,他们默默无闻的重复着乏味的工作,他们不觉的辛苦烦闷。因为他们知道,多一次消杀,就多一层保障。

文明餐厅行动,巩固校园疫情防控成效。学院餐厅作为人员最密集场所,成为了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。11月以来学院启动了校园战“疫”系列活动——文明餐厅志愿服务活动。自活动志愿者招募以来有59人报名参加。主要负责开展测量体温、文明排队、“一米线距离”、“打包”行动等志愿服务工作,引导全院师生遵守学校疫情防控相关规定、缓解食堂一线人员生产压力、保证师生有序的进餐秩序。

凝聚青春正能量,众志成城抗疫情。关键时刻,我院青年学子纷纷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。他们让青春在战“疫”中闪光,他们用行动在战“疫”中坚守,哪里有需要,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。正是有这些“召之即来,来之能战”的青年志愿者,我们更加坚信我们一定能共克时艰,阻断疫情。千年长安终会安,守得云开见月明。

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志愿者名单

供稿:学保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