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渭华起义教育基地

时光的表盘上,总有一些耀眼的时刻,标注着历史的进程。渭华起义点燃了工农革命的冲天烈焰,照亮了大西北这片沉寂的黄土地。

上世纪二十年代,中国正处于辛亥革命之后的又一个大变革的时代。伴随着北伐军胜利的步伐,南方各省的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地迅猛发展起来。在地处偏僻的西北黄土地上,革命的火种也已经悄悄地点燃了。

渭(南)华(华州华阴)地区,是陕西建立党团组织最早的地方之一,也是大革命时期西北群众运动特别是农民运动最活跃的地方之一。大革命时期,渭华地区党员发展到397人。大革命失败后,革命力量虽然遭到打击,但党团组织没有受到严重破坏。中共陕西省委号召共产党员到农村去,到军队中去,准备力量,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。由于这个地区的党团组织比较健全,力量比较强,群众基础比较好,所以中共陕西省委觉得以渭南、华州、五一 、华阴、临潼等5县为陕西暴动地区,积极策划组织武装起义。

1928年3月,中共陕西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武装起义方针,决定在陕西省渭南、华县地区组织武装起义。4月下旬,在国民党西北军新编第3旅进行兵运工作的共产党员刘志丹、唐澍和旅长许权中(中共党员)率该旅由潼关向华县高塘镇进发,途经华县瓜坡镇时宣布起义。起义部队进驻高塘镇后改编为西北工农革命军,辖4个大队、1个骑兵队,近1000人,刘志丹任军事委员会主席,唐澍任总司令,中共陕东特委书记刘纪曾任政治委员,王泰吉任参谋长,廉益民任政治部主任,吴浩然任军党委书记。许权中任总顾问兼骑兵队长。5月1日,渭南县、华县万余农民在中共陕东特委领导和西北工农革命军、陕东赤卫队的支持下,于渭南县崇凝及其附近地区举行起义,成立了崇凝区苏维埃政府和陕东赤卫队。接着,西北工农革命军在陕东赤卫队的配合下占领集镇,惩办反动官吏、土豪劣绅,在高塘、崇凝、塔山等地建立了40多个区、村苏维埃政府。6月上旬,西北工农革命军、陕东赤卫队在人民群众支援下,打退国民党军向高塘、崇凝一带的两次进攻。19日,国民党军3个师再次发动进攻,西北工农革命军和陕东赤卫队进行英勇抗击后,于20日晚退入秦岭,尔后向洛南县转移。7月初,在洛南县两岔河、保安镇地区遭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的袭击,大部被打散,唐澍牺牲,刘志丹等少数人员分散转入隐蔽斗争。渭华起义打击了陕西军阀势力,锻炼和培养了革命骨干。

渭华起义是在全国大革命陷入低谷时,继南昌起义、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,全国最具影响的起义之一,它打响了西北武装革命的第一枪。

刘志丹等先烈,通过这次起义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,并将革命的火种引向陕北,创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,成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。

学习是最好的缅怀,发展是最好的告慰。在追赶超越新征程上,我们牢记使命,以实际行动向英烈致敬,为梦想奋进。

网络教育党支部供稿